傅念君叹了口气。
她心底里也有一丝愧疚,毕竟从徐德妃下手,是她写给舒皇后的信里提到的首要的事。
有时候后宫的力量不可小觑,虽然徐德妃这么多年在宫里的位置很尴尬,但是不得不承认,她是维系徐家和皇家的一个枢纽。
徐太后已经老了,傅念君在她身边伺候多日,其实早就能够发现,她现在对于替肃王争位一事,早就已经觉得有些疲乏。
毕竟哪个孙子做皇帝,她都是太皇太后,她活到这个年纪,也没几日好活了,再不像前些年那么争强好胜。
阻止她退后、不让她收手的是徐家。
徐家想到的是他们的私利,他们没有想过天下人,也没有顾及过他们的亲人。
两个国舅爷这些年做了不少见不得光的事,皇帝对他们一再容忍,百官都却快忍不下去了,这些陈年旧事都需要一个发泄的途径。
傅念君与舒皇后的信中说的第二件事,就是一定要让傅琨联合御史台在这个当口上疏弹劾徐家。
因为肃王的反意已经露了端倪,而和西夏的战事在这个时候爆发,一方面确实是可以阻止肃王的行动,但是另一方面,百姓和朝臣都会不自觉陷入一种焦虑和无措。
朝廷日久的不作为,让百姓一遇到大事就容易陷入慌乱,朝臣们太需要做什么事来镇定民心了。
所以这个时候,徐家是最适合出来替皇帝“排忧解难”的人选,徐家感受到压力,自然而然就会转嫁到徐德妃和肃王母子头上去。
徐家要保持繁荣昌盛,嫁出去的徐家女人就都是工具。
所以徐家和徐德妃母子两者之间看似牢不可破的关系,在遇到大事的时候,也很容易分崩离析。
而在宫里,舒皇后做了这么多年的泥菩萨,这一遭总算是出手了。
肃王的事徐德妃未必件件都清楚,她虽是个糊涂女人,却一辈子都奉献给了家族和儿子。
边境战事一起,首先遇到劫难的是她的娘家,更别说她儿子还背着意图谋反的罪名。
舒皇后对付徐德妃这些年来早就有数了。
徐德妃只要自己想想明白,或许就会能够理解,她死了,徐家便没有理由再逼迫她,皇帝会因着她的一条命对肃王从轻发落,更重要的事,太多东西可以推到她这个死人身上。
肃王府终于不用走向最糟糕的结局。
所以徐德妃只能同意“暴毙”这个结局。
眼下肃王只是被软禁,徐家也算暂时偃旗息鼓了,朝廷和百姓的注意力可以全部放到边境战事上去。
一个不算好办法的办法吧。
傅念君呼了口气:“那太后娘娘她老人家如何?身体可还吃得消?”
“今年入冬早,太后娘娘又犯了老毛病……太医日日伺候在榻前,听说今年冬日得要熬一熬了……”
这话的意思,熬不过的话,怕就是到此为止了。
傅念君有点怅然,其实对徐德妃、肃王、肃王府的全部人,傅念君都没有什么好感,唯有对一直以来看似最难相处的徐太后,她还有几分关切。
徐太后并不是大家闺秀出身,她身上的泼辣、独断、护短,都带了几分年轻时染上的市井气息,但是有一点傅念君可以说,她做事当得上光明磊落四个字,哪怕她再厌恨张淑妃,她和她的孩子,这么多年徐太后也没有想动过半分,更别说如果不是她压着,或许徐德妃和徐家那几位,早不知出了什么阴损招去害张淑妃和舒皇后了。
毕竟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张淑妃和舒皇后都是羽翼未丰的时候,徐家就已经是最煊赫的外戚家族了。
老人家总会对后辈有偏心,只是徐太后偏爱的肃王实在是没有那个能力做储君罢了。
如今随着与西夏的战事响起,肃王的争储之势却如江河日下,这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后果,而是先前所有的矛盾在此时一起爆发了……
这样的结局已经比傅念君预料的好上很多,如果西夏人宣战晚一步,肃王真的动手打算逼宫,东京城里就是一片腥风血雨,不仅边境军心受挫,多少重要决策被耽误,整个朝廷的凝聚力会在一瞬间被击溃。
现在这样,一切都可以等战事平定后再做清算。
郭达回答了傅念君的几个问题,就打算重新钻出去驾车。
傅念君叫住他:“你急什么,换个人驾车,你过来,我还没问完……”
郭达皱着脸,心想王妃的问题还真多啊,明明自己刚刚才脱险,就开始天南地北地操心,这样对孩子真的好吗?
“你老实告诉我,殿下是不是和辽国狼主身边的那个刘浦有联系?”
郭达露出些惊讶的表情,然后道:“其实我们也不是很清楚,郎君当时只吩咐我们北上,安排好了路线,说到城里就会有人接应,至于是不是王妃口中说的那个刘浦我就不清楚了……”
“出城的文书也是别人送过来的?”
郭达点点头:
“对方武功很高,我和何丹都是单方面听从他们的指示,没有正式见过面。”
傅念君心中已然确定,是啊,周毓白怎么可能全然信任萧凛那个小人呢?他一定还留有底牌。
辽国狼主身边的刘浦。
傅念君突然感觉有点揪心,这应该是他最后一招以备防范的棋了,本来应该用在更重要的地方,比如日后促成宋辽结盟抗夏的时候,但是如今却为了她一个女人……
“府里都好吗?芳竹和仪兰两个呢?懿
喜欢念君欢请大家收藏:(m.blshuwu8.com),无限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