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三年三月,各州勤王援京。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率三万荆州精锐,沿江东下,驻军郢州武城。当时,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旗下,千只战舰舱中,载有一万石稻米。台城陷落后,湘东王很快接到信报。亦知此消息将很快如风暴席卷南地各州。为防不舆,便派信使奔命传书给要害州郡,包括南地衡州、西北南梁州、北部南平郡等各地。
待世子萧方等退回武城,便调转船头返回上游。舟船尚未过境郢州时,突然,萧绎传令各舟船,卸下所载稻米,全部投入江中。当时,京畿被困几月,侯景在城郊坚壁清野,致使京畿百姓饿死无数。江东距京近处几地也有饥荒迹象。就算在沃野千里的荆湘,万石粮食依然算珍贵。而湘东王萧绎将万石稻米沉江后,令水师轻装全速行驶,日夜兼程。进入荆州地界后,又弃舟登岸,以百里急速骑行,一气奔回江陵。
湘东王为何如此急迫赶回江陵,却要从上甲侯萧韶携密诏北上说起。上甲侯萧韶携带密诏本欲先往鄱阳王萧范处,行至湓城时,突听闻鄱阳王被东魏驱逐出合肥与寿阳,不知往何方去了。又听闻湘东王驻军武城,便沿江西上,先去武城传旨。上甲侯至武城时,恰世子萧方等刚自建康前线撤回,备说台城城破及前线诸事。湘东王正踌躇进退间,上甲侯萧韶携旨至。且不知湘东王所接圣旨何命,只知湘东王接旨后,便命舰队掉头西返,后又沉米入江,轻舟快进,一路疾行,返回江陵。而上甲侯也随行于王船之内。
湘东王回江陵后,便固守城池,招兵备马,广纳钱粮,俨然为战事做准备。六月,皇帝驾崩,新帝登基消息传入江陵。湘东王方公布上甲侯所携先皇密诏:北降逆贼侯景乱国可诛,命湘东王萧绎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可承帝制便意行事。
此旨一出,众人皆敬畏。因先皇此旨令湘东王全权都督中外军事,这还犹可,毕竟战时。关键是后一句,承帝制便意行事,即可代行皇帝治权。众人都道,先皇知侯景挟持天子,太子登基后必受其所制,此旨是将江山社稷俱托与湘东王。而湘东王对众臣言,自接此密诏后,战战兢兢,夜不能寐,深感责任重大,深怕有负父皇期望,又惧妨皇兄正统之名,故而之前封存此诏。如今,梁朝日陨,皇兄又被挟持,而北贼侯景变本加厉,日益壮大,不能眼见先皇所创基业不保,生灵涂炭,遂将此密诏公布天下。望能承先帝遗命,驱除羯胡,解救皇兄,收复江山。众人都道湘东王用心良苦。
而后,湘东王萧绎承制设百官,发讨贼檄文往各州,令各大州刺史调集兵马,共举大军讨伐侯景。而当时南朝各州大多已分崩,有被魏廷复占据的,有被侯景部占据的,有被豪强割据,州府名存实亡,号令不出一郡的。当时,尚在州府之手的大州,只有荆州、雍州、湘州、益州,其次是郢州部分、江州部分。而这几州中,益州在西、雍州在北,鞭长莫及。便只剩下湘州、郢州、江州三州。湘东王讨贼令发后,竟无一响应。当阳公萧大心因其父皇在贼手,难以抉择尚可,而邵陵王萧纶与南平王萧萧恪所控的郢州与河东王萧誉所控湘州处却毫无回应。
后湘东王几次派信去往郢州、湘州,郢州邵陵王处终回应,言说兵马未足,待聚齐两万兵马,便与之同进。而河东王萧誉却始终不予理会。最后萧绎派逃亡江陵的前湘州刺史,亦是驸马张缵前往湘州,张缵同样被被河东王轻慢。张缵含恨返回江陵,对湘东王萧绎谗言,河东王军马数万、舟船齐备、正欲杨帆,却不是去往京畿。而是联合岳阳王,一从北下,一从南上,合攻江陵。又言,河东王又接到了上甲侯信报,说上甲侯手中还有一密诏,乃是先帝授予河东王。因受湘东王所制,不能亲往河东王处宣旨。
湘东王萧绎听后,深悔不该留上甲侯于江陵,遂以承制之权,封上甲侯萧韶为长沙王,派兵船护送其前往湘州河东王处宣旨。然而长沙王船驾将至麻溪之时,突遇狂风大作,舟毁船沉,长沙王萧韶亦坠入江中身亡。此时,河东王萧誉带兵去迎,也将至麻溪。
湘东王萧绎听闻长沙王舟覆信后,正于王宫莫还宫主殿中为群臣讲己亲写的《老子讲疏》。闻听泪下,对群臣道:“长沙王遇难,王侄必会深误解我。”
有近臣便道,国难之时,若河东果真重个人功名得失,那么在殿下倾全州之力东下讨伐侯景之时,河东在肘腋间难保不生祸患,到时荆州涂炭反倒次要,恐妨碍殿下讨贼大业,不如先做打算、先平伏湘州。
湘东王道:“天下未平,未诛,怎能骨肉相残。只盼河东可改,与我同心,共伐。”
而后不久,便任命次子萧方矩为湘州刺史,前往长沙就任。在群臣苦谏下,方才又令世子萧方等率两万荆州兵护行,言若河东王解职交接,务必不动干戈。
世子萧方等途径麻溪之时,河东王萧誉正以近万兵力设伏于此。萧方等仓促应战,大败不敌,舟船尽沉,自己亦沉入江中丧命。仅萧方矩带亲兵两船狼狈逃生。萧方矩带此消息返回江陵,哭告于湘东王,河东王于麻溪设伏,长兄力战不能脱,已跌入江中,尸骨无寻。湘东王闻听嫡长子死,默然,此后也不见悲色,众臣担忧问他。湘东王言:“吾儿非为国家社稷而死,而是死于骨肉至亲阴险设伏,我不彰其勇,不为其哭。”
而后,湘
喜欢南梁旧事请大家收藏:(m.blshuwu8.com),无限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