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回答第三个问题,所有的事都让他头痛。
诸葛亮权力集中,事情想得多,管得多,做得多,令他头痛的事也多!
这方方面面的大小事情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方面:后方不稳使他筋疲力尽;前方不顺,使他身心交瘁。
先说后方不稳使他筋疲力尽。对于这一点,我们从三个方面回答。
其一、宫中人心不稳。宫中人心不稳,前面讲的苟安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几句流言,就动摇了刘禅对诸葛亮的信任,这不仅仅是刘禅的问题,刘禅身边的人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诸葛亮不信任。对此,诸葛亮自己也有预感。“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侧。”对此,尽管诸葛亮早有提防,安排了董允在刘禅身边看管刘禅及其身边的宦官。但终因刘禅一天天长大,对董允的管制有了想法,又因为宦官黄皓善于奉迎谄媚,奸佞狡猾,刘禅对此也很受用,对其也是宠爱。尽管因董允“常上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已经不是诸葛亮想控制下的铁板一块的局面了,皇宫是暴风雨的前夜,之所以在诸葛亮去世后,董允于延熙九年去世后,皇宫就开始夺权了。黄皓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与代董允而起的陈祗勾搭成奸了!从此,朝廷大权就把持在这两个人手里。
其二、地方治安不稳,刘备去世前后孔明刚开始掌政蜀汉,就接二连三的出现了叛乱。经全体官员的努力,诸葛亮利用一年的时间平定了南方孟获的叛乱,出现了一段相对较稳定的社会治安局面。但随着北伐战争的没完没了,国内矛盾不断尖锐、复杂。建兴十一年,南方少数民族首领刘胄叛乱,在此前后,少数民族的小股叛乱也时有发生。这些暴乱虽然很快就平息了,但在一定的程度上动摇了蜀汉人民对蜀汉政权的忠诚,动摇了蜀汉政权的统治基础,对诸葛亮的北伐中原构成威胁。
其三、官员情绪不稳。公开的事件,除了李严、廖立、来敏等人表现了对诸葛亮不满,被诸葛亮找借口以不同的方式处置,有了平息外,隐藏的危机不少。如张裔事件,张裔本是刘璋的老部下,刘备统治益州也得以重用,后因益州郡地方首领雍闓杀害了该郡太守,朝廷决定派张裔出任益州郡太守,到任时,又被当地首领雍闓抓起来流放到了东吴。后来蜀国利用邓芝出使东吴时,亲自向孙权当面请求,使在东吴隐姓埋名流浪了几年的张裔得以回国。回国后,诸葛亮予以重任,张裔对诸葛亮也很感激,说了很多肉麻的话。后来因与老友杨洪关系没有处理好,对杨洪有意见。后来与司盐校尉岑述的关系也闹僵了,到了相互仇恨的程度。诸葛亮此时还在北伐前线,不得已只好给张裔写信,做安抚工作。
以上三件事,只是诸葛亮在北伐前线胶着的战事中的个案。诸葛亮由此担心后院起火,祸起萧墙,而无法一心一意北伐。可是当明白诸葛亮北伐前线情况更糟时,你就会明白诸葛亮的处境是多么艰难。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前方不顺,使他身心交瘁。也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其一,将相失和,使战事不顺。
说到将相失和,大家自然自然会想起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这两人是确认的一、二把手,元老级的重要人物。二把手和一把手抬杠,可见事情的严重性。事情的起因,主要还是在诸葛亮,诸葛亮初次见面就看出来魏延脑后有三根反骨,日后必反,所以主张立即处死魏延。当时刘备在场,也许当时是缺人手之际,保了下来。后来魏延一路飙升,刘备让他做了汉中太守,地位的重要性可以和荆州的关羽相比。这两个地方都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的北伐中原的门户,关羽守荆州还出了大事,丢了荆州不说,还让做了皇帝的刘备有了夷陵的惨败,以致差点丢了性命。而魏延守汉中,一直到魏延被诸葛亮调离汉中为止,魏国都无法动摇汉中,可见魏延的才干。站在《三国演义》的角度讲,刘备一生违背诸葛亮意愿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是没有听诸葛亮的话斩魏延;二是不听诸葛亮的话执意伐荆州。后一件事,在托孤的现场已公开认错。前一件事,刘备只字未提,可见刘备对魏延的看法没有变。这是刘备在世的事情,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掌权后,不断给魏延加官晋级。建兴八年,因魏延与郭淮在阳溪作战,大破郭淮等军。因功被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进封南郑侯。这表面看来,诸葛亮还是在意魏延,但在实际使用却处处节制魏延。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几次随诸葛亮出征,总请求率兵一万人,从另一条路出征,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师,诸葛亮一直没有采纳
喜欢解码三国英雄请大家收藏:(m.blshuwu8.com),无限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